新生儿保健

新生儿出生后必做的3项筛查!家长一定要重视

2025-07-03

当产房响起声啼哭,护士把软乎乎的宝宝抱到你怀里,新手爸妈沉浸在初为父母的喜悦中,医生会提醒一件很重要的事:“别忘记带宝宝做新生儿疾病筛查哦!”

可能让许多人瞬间懵住——

什么是新生儿筛查?

宝宝看起来很健康,为什么还要做?

不做会有什么后果?

邬医生为大家解开这个疑问。

1、新生儿筛查是什么?

新生儿疾病筛查,是在宝宝出生后早期(通常为出生后48小时后7天内),通过快速、简便的检测方法,对危及儿童生命、影响生长发育、导致智力低下的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查。

目的:早发现、早干预,避免不可逆的损伤!

2、新生儿筛查,查什么?

1)遗传代谢性疾病:

◎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(CH)——呆小症

◎ 苯丙酮尿症(PKU)——智力障碍

◎ 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缺乏(G6PD)——蚕豆病

◎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(CAH)——危及生命或两性畸形

2)先天性听力障碍

3)先天性心脏病

3、筛查怎么做?

家长要注意这些时间点

1.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

◎ 时间:宝宝出生72小时后到7天之内,充分哺乳后。

◎ 方式: 医护人员在宝宝足跟采集几滴血,送实验室分析。

◎ 划重点:因各种原因没有做筛查的宝宝,家长一定要按医嘱带宝宝补做,时间迟不宜超过出生后20天。

2. 新生儿听力筛查

◎ 时间: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状态下。

◎ 方法: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等电生理学检测,是一项较为客观、快速和无创的检查。

◎ 重要性:早期发现听力损失,及时干预对语言发育关重要。

3)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

◎ 方法:采用心脏杂音听诊和经皮氧饱和度检测(无创伤)

4、新生儿筛查

新手爸妈要知道的关键问题

Q:宝宝出生时看着很健康,也要做筛查吗?

A:必须做!

因为患有遗传代谢病的宝宝,出生时可能看起来是正常的,但在3-6个月后会逐渐出现一些异常表现。

等到那时才诊断,可能已错过黄金干预期,宝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已经落后,这将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精神负担。

Q:所有的宝宝都要做新生儿疾病筛查吗?

A:是的,每个家长应该为宝宝做这项检查。

因为有些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就患有遗传代谢病等,而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检测这些疾病的有效方法。

Q:家中无人患病,宝宝也要做新生儿疾病筛查吗?

A:是的。父母即使健康,也可能带有致病基因,生育出患有疾病的宝宝。筛查是发现这些“隐藏”疾病的有效途径。

Q:如何配合医生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呢?

A:★ 父母应认真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;

★ 签署《知情同意书》;

★ 现场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操作;

★ 提供详细准确的家庭地址、联系方式。

* 更换信息务必告知医院医生,以便及时取得联系。

Q:筛查结果怎么看?家长要怎么做?

A:★ 结果显示“阴性”:

通常意味着宝宝患病风险很低,这是一个令人放心的结果。

★ 结果为“阳性”(需复查):

医院会联系您,要求带宝宝回院做进一步的检查。请务必尽快带宝宝回医院进行复查。有统计显示,绝大多数召回复查的宝宝终是健康的。

若复查仍显示“阳性”:请遵循医生的建议,进行更深入的检测以确定诊断。

温馨提醒:少数患儿可能因特殊原因未能检出。若宝宝成长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表现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
5、常见遗传代谢性疾病有哪些表现?

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(CH)——俗称“呆小症”:

这个病是由于患儿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而引起。

出生时大多无症状,早期少数可能有哭声较低、食欲差、便秘等症状,部分会出现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延长等表现,易被家长忽略。

数月后,孩子才会有明显的体格和智力发育落后的表现。

苯丙酮尿症(PKU)——俗称“智力障碍”:

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。

患儿出生时,外表并无异常。通常出生后三个月左右,会逐渐出现:头发由黑变黄、皮肤白、汗液/尿液中有难闻“鼠尿味”、智力发育落后、行为异常等。

早期症状不典型,不容易被诊断!

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缺乏(G6PD)——俗称“蚕豆病”:

是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,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区之一。

本病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,在无诱因不发病时,与正常人一样,部分患者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症状。

常因食用蚕豆、服用或接触某些药物、感染等诱发血红蛋白尿、黄疸、贫血等急性溶血反应。

重者可引起肝、肾、或心功能衰竭,甚死亡。

一旦确诊,应严格遵照处方预防发作。

新生儿筛查是送给宝宝的份“健康保障”

所有准父母和新手父母

务必重视并按时完成新生儿筛查

早筛早诊早治

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有力的武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