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期须知

孕期的血糖是怎么一步步失控的?

2025-07-03

孕24~28周时,孕妈需要进行OGTT,也就是葡萄糖耐量试验,来检测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。不少孕妈在产检时拿到糖耐报告后一脸困惑:

“怀孕后突然查出血糖超标?”

“明明家族没糖尿病史,为啥这时候偏偏轮到我?”

这篇文章王医生将从发病原理、危害到自我管理,为大家解析妊娠期糖尿病,帮助每位妈妈都从容应对这场“血糖大考”。

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

妊娠期糖尿病是指育龄期女性在怀孕前未被诊断为糖尿病,而在孕期出现血糖过高的一种妊娠期特发的并发症。

这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,如控制不佳对母儿健康均有不良影响。

为什么怀孕后

可能得妊娠期糖尿病

这和体内激素变化密切相关。孕期胎盘会分泌孕酮、瘦素、雌激素等多种激素,它们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,引发“胰岛素抵抗”,让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。⤵️

为了维持糖代谢平衡,胰腺需要分泌更多胰岛素来克服“胰岛素抵抗”。大多数孕妇的身体能够产生足够的额外胰岛素,保持血糖正常。

但部分孕妇由于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功能异常,无法满足身体需求,导致血糖持续升高,终发展成妊娠期糖尿病。

分娩后,随着胎儿和胎盘的娩出,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代谢会恢复正常。

妊娠期糖尿病:对妈妈和胎儿的影响

◎ 对孕妈:增加妊娠期高血压、子痫前期风险,羊水过多、难产、流产、产后大出血风险增高,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反复发作等。

◎ 对胎儿:可能导致胎儿畸形、巨大儿(出生体重>4kg)、胎儿生长受限、早产儿等。

但别慌!及时发现并规范管理,多数孕妈产后血糖可恢复正常。

产后6-8周复查OGTT(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),确认血糖是否回归正常。

糖耐量筛查(OGTT)

孕妈必过的“血糖关卡”

孕24-28周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简称“糖耐量筛查”,俗称“喝糖水”)是非常重要的!

⚠️ 注意:“糖筛”≠“唐筛”!

◎ “唐筛”查胎儿畸形(如唐氏综合征)

◎ “糖筛”查孕妈血糖是否异常

三步自我管理法:轻松控糖不焦虑

01、饮食控糖攻略:选对食物是关键

◎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:尽量选择升糖指数(GI)低的食物,比如粗粮、豆类、牛奶(消化时间长、吸收慢,血糖上升平缓)

◎ 拒绝“高GI”食物:避开蛋糕、奶茶等精制糖,优先选择燕麦、糙米、豆类等低GI食物(消化慢,血糖上升平缓)。

◎ 蔬菜、优质蛋白多吃

◎ 水果不贪吃:水果虽好,但含糖量高。

◎ 少食多餐原则:建议少食多餐,粗细搭配,品种多样,避免一次吃太饱导致血糖骤升。

02、孕期动起来才健康

◎ 散步是“黄金运动”: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——1小时,帮助血糖代谢。

◎ 孕期瑜伽: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做孕期瑜伽,避免高难度动作。

◎ 误区:孕期并非“越静养越好”,长期卧床反会导致血糖更难控制。

03、血糖监测:自备血糖仪很重要

按医生建议定期自测空腹及餐后血糖,记录数据以便调整管理方案。

我院产检妈妈会提供动态血糖监测仪,不用指尖采血,通过贴一个小小的传感器,在家就能24小时连续看到葡萄糖的变化。

若通过饮食和运动仍无法控制血糖,医生会开具对胎儿安全的降糖药物,无需过度焦虑——规范治疗是对自己和宝宝的双重保护。